“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古时,花木兰替父从军,军营万千男人中只有她一名女子。今日,洪瑜堃巾帼不让须眉,千人交警中唯有她一名女性外勤。谁家女子不爱美,洪瑜堃的美,是川流不息车海中傲然挺拔的身姿,是高温烈日下重复百遍的手势,是每每最先到达车祸现场的及时,是同事归队后她送上的可口饭菜。
洪瑜堃是东川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新村中队指导员,无论是骄阳还是寒冬,都不能阻挡她前行的步伐。领导眼中她是任劳任怨的小霸王、同事眼中她是关心他人的知心大姐、群众眼中她是不留情面的执法女神,她就是东川公共交通安全的守护者,东川交通警察中的一员。
工作任劳任怨
扣上衬衫纽扣、系上深蓝领带、戴上白色手套、扶正警帽国徽、打开执法记录仪、架上巡逻警车,每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80后的洪瑜堃是中队里最年轻漂亮的女警官,大学学的是缉毒专业,毕业后曾在政工监督室负责档案整理。“但内勤工作始终不是我想要的,警察就是要站在第一线。”2012年,通过竞争上岗她当上了新村中队指导员。
清晨天微亮,龙潭服务站已经忙碌起来,这里是东川的咽喉,从太阳谷进入东川城区道路狭窄,时有急坡,拉货大车络绎不绝。洪瑜堃每天都要到这里值守,一站就是7、8个小时。当有面包车和7座以上客车过站时,她就打出靠边手势。车停后,一个标准的敬礼:“师傅,请出示驾驶执照、行车执照和车检证明。”仔细检查完毕后,她总会提醒:“前方路况复杂,车多路弯,请检查制动,注意行车安全。”龙潭服务站高峰时期车流量最高可达700辆次,而洪瑜堃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着。
货运司机马师傅经常跑昆明到东川的物流,各周有4、5天都要经过龙潭服务站。“我基本每次都能见到洪警官,她对我很面熟。可她次次都要把我拦下,上车检查三证。一开始我劝她说大家都老熟人了,没必要次次都检查吧,可我一过站她就是把我拦下。到后面我也习惯了,还没等她抬手我就主动靠边停车,旁边的副驾驶还开玩笑说我真是自觉呢。”马师傅说。“客车、货运司机经常在这条道路上跑,他们很熟悉道路情况,但这往往就是麻痹大意的根源,自认为对道路很熟悉就任意行驶。其实我拦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检查证件,而是让他们休息一下,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洪瑜堃说。
去年8月3日,昭通发生6.5级地震,洪瑜堃主动请缨,值守在救灾物资车辆进入的南大门,巡逻在重要的交通道路上。她顶着烈日,冒着灰尘,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交通,守护着抗震救灾的通道。“盛夏的东川酷热难耐,在太阳下站半个小时头就昏,站个把小时脚发软,整个后背都是汗。可哪里能去躲阴凉呢,只能这样站着,眼睛看看远方的树,看看路上的车,这样能分散一点注意力。”处理交通事故时,洪瑜堃与队里所有男民警一样,每周都安排值守轮班。一旦有事故发生,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勘查、询问一件不落。“处理紧急交通事故必须在接报后第一时间到场,有时候甚至是深夜两三点钟。电话一响就立马起身,所以我值班的时候就穿着执勤衬衣睡,裤子放在床脚,一起身就能拿到。经过多年的练习,我现在几秒钟就能把头发盘起来了,跟他们男协警一个速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汉子。”洪瑜堃笑着说。
“不过女警察在执勤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吧。”洪瑜堃说:“一些司机看见是个女的,自然就温和了几分。我耐心地劝解事故双方,让这种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交通事故得到妥善解决。”洪瑜堃办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不下500余起,但没有一件程序不合法,没有一件被当事人投诉。“有时候也会被骂,什么‘烂花子又出来要钱了、街口有狗’,这些难听的我都听过,但我不会觉得难受,因为大部分人是善良的,执勤时会有人给我们递矿泉水,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洪瑜堃平均每月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0余起,努力在警民中建起一座理解和信任之桥。她说:“执法就是要做到让人接受,使人信服。”一次,一个摩托车驾驶员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查扣后,气壮如牛,振振有词,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洪瑜堃当时没有急着处罚,而是让其冷静下来,待对方情绪平静后,耐心解释其违反的法律条款,并严肃指出未戴头盔的严重后果。经过她和风细雨的说教,方才还怒气冲冲的驾驶员,此刻就主动要求进行处罚。她就是用这种平等的交谈方法,用她的一片真情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化解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矛盾。
宣传教育时,她带着投影大布、投影仪器,定期走进校园,播放自己制作的交通安全知识幻灯片,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用提问奖励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积极融入交通安全的学习氛围中。大家都爱极了这个说话幽默、气质独特的洪警官,一见到她来,就围着问各种关于交通的问题。她带着标语横幅、宣传资料,每周利用街天集日,走街串巷、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老百姓做到有问必答,温柔大方的形象,赢得了群众的赞许,每次宣传完准备离开时,都有群众追着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
为同事刷碗洗衣
今年4月12日,她带领3名协警开展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时,发生了一起震惊东川城的殴打执勤民警事件。当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未戴头盔驾驶摩托,洪瑜堃把其拦下后进行说服劝导。回忆当时,洪瑜堃有些许感叹:“年轻人血气方刚,总觉得我在为难他,就打电话叫来了几个人。那些人来了以后对我们协警推推搡搡,我上前阻拦,没料到就被他们按倒在地,拳打脚踢。当时我也没有反抗,倒是挺冷静的。站起来拍拍灰尘还把另外3个协警送到医院。直到躺在病床上的那分钟,才发现自己脸也肿了,腹部都是脚踩印,肚子疼的要命。当时也是委屈的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但领导同事都在场,又把眼泪硬咽回去。”只为干了这份职业,穿了这身警服。
新村中队中队长李保洪介绍,在住院期间,洪瑜堃对这次事件进行总结,说“自己还是经验不够,当时如果反应再快点,后果就不是这样,很对不起3位协警,让他们受伤”这样的话。“其实她做得已经很好了”,李保洪说:“这次事件后,她在面对危急关头时,总能冷静处理,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在新村中队,比她小的协警都喊她“洪姐”。“我们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姐弟、是朋友。”新村中队协警李俊说。中队里只有一个内勤负责整个中队的伙食。中午执勤回来,洪瑜堃就帮着洗菜煮饭,等大家都吃完回宿舍休息了,洪瑜堃又帮着刷碗洗锅。“你们执勤回来都挺累的,煮饭洗碗这种事就交给女人做吧。洪姐每次都这样跟我们说,还不让我们帮她。”中队协警梁越顺说,“前段时间同事生病,洪姐还特意为他煮了粥。看到我们的衬衣脏了,洪姐也会帮着洗。”无论是饮食、卫生,洪瑜堃都亲力亲为,每个细节都为大家考虑。
勇敢又善良
新村中队有一套管理客运车辆的模式——每季度约谈客运车司机。通过与司机的谈话,了解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如果遇到闹离婚、夫妻吵架、孩子老人生病等情况,就会联系客运主管部门建议司机休息或是调休。
“你知道新村中队的洪警官吗?”“知道啊,经常在车队里看见她,我们很多司机都愿意跟她谈心,说家长里短。前久我家娃娃生病住院,我必须请假回家照看,可我的年假只有7天,后来洪警官找到车队领导,说家里孩子生病我开车担心容易分神,一分神就是整车人的生命安全。她就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领导同意给我半个月的假期。”东川客运站司机老王说:“要是别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洪警官也会尽量帮忙。”
“工作时的她认真严肃,一回到家里看到女儿天真可爱的样子,马上就变得温柔了。”洪瑜堃丈夫王森笑着说。她产假一满就马上回去上班,当时还在哺乳期,姑娘就等着她回去喂奶。生病了只能交给老人看管。但我能理解她,穿了这身制服就要履职尽责。
“优秀公务员”“个人嘉奖”“优秀个人”“先进个人”,这些都是对洪瑜堃交管工作8年的肯定。曾有人写诗赞扬:有那么一群人,不畏严寒酷暑,四季忙碌,任凭血汗在十字路口挥洒,任凭青春在红绿灯下燃烧。洪瑜堃与东川所有交警一样,茫茫车海里有他们的身影,车祸发生后他们总是冲在最前,寒冬酷热中他们从不喊累,冷言冷语不曾击垮他们。
洪瑜堃说:“我是幸福的,领导关爱、同事关心、丈夫体贴、家庭美满,最重要的是有东川公安这个大集体,让我能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下实现着我的梦想。”
警花出更, 不让须眉,洪瑜堃这交警当得辛苦,烈日下的“玫瑰”晒得黑黑、风雨中的“白鸽”饱受委屈;洪瑜堃这交警当得幸福,领导关爱、同事关心、家庭美满,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下实现着自我的价值。东川区警界活跃着50名像洪瑜堃这样的女警,她们参与到接线、户籍、社区、交通、刑侦等方方面面警务工作中。她们没有与生俱来的好脾气,只是在工作中学会了让情绪“收放自如”,她们的工作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警匪电影中的喧闹,有的只是指挥交通的暴晒辛苦,此起彼伏的接线对讲问答,耐心亲和的接待解答。作为孩子、母亲和妻子,她们或许也会承受委屈心酸,也会辛苦忙碌,但当人民群众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会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
洪瑜堃的故事告诉大家,一名基层女警,要付出比男同事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她被蛮横的违法驾驶员殴打的一幕让所有人感到心痛。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她们也会想到过退缩,但最终她们以女警特有的细腻和责任心,化解并有效处置了一个个矛盾纠纷。公安工作任重道远,她们已习惯了基层工作,习惯了付出和放弃。她们从没后悔当初的选择,明天,明年,未来,她们仍然带着那份初心,坚定前行。
女警,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女警,是柔情与力量的重影。她们打击犯罪,扬眉出鞘毫不畏惧;她们为民服务,笑脸迎人事无巨细;她们调处纠纷,细致中肯入情入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警”的威严,坚定地撑起了平安东川的“半边天”。警花出更不让须眉,洪瑜堃们诠释着无悔的青春,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