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案传真

调千家事 解万家愁
发布时间:2016-09-22 14:51:00作者:东川区政法委来源:东川长安网

2016年9月20日,东川区法院在家事审判法庭成功调解和好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邓某某与贾某某结婚十余年,贾某某从事货物运输工作,对妻儿照管不够,妻子邓某某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加之夫妻聚少离多,缺乏交流与沟通,双方矛盾日渐凸显。承办法官在审理该案时,认真分析案情,通过与双方交流,发现双方误会较深,都心痛自己为家庭全身心地付出,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案件特点,承办法官在处理该案时不是采用常规“一判了之”的审判方式,而是针对婚姻家庭案件的特殊性,着重感情修复,劝和不劝离的调解方式来处理。对双方当事人不是生硬地称呼“原告”、“被告”,而是像对待朋友、邻家姐妹一样,亲切称呼他们“小邓”“小贾”,让他们感受法律的亲和力,让他们愿意将自己心中对“老公”、“老婆”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将心中的负面情绪释放。并及时将“情、理、法”贯穿于调解中,以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理念,循循善诱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夫妻关系、未成年子女教育方法、家庭经济矛盾、亲情修复等。随着邓某某情绪的释放,贾某某的诚心悔过,双方在温馨的家事法庭化解心结,牵手和好。

近年来,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家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益多样,处理难度不断增大。东川区法院于今年7月中旬建成家事审判法庭,为提高婚姻家庭案件审判质效,安排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二名法官牵头组建审判团队,积极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家事法庭投入使用两个月来,开庭审理了近40件包括离婚、子女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类案件,调撤率在60%以上。家事法庭的“圆桌式”审判和客厅似的中国结等布置,让家事案件当事人更能感受法律的“人情味”、“亲和力”,更有益于亲情的修复、家庭的和谐。离婚案件的调解和好更充分体现了家事审判的宗旨——“和为贵”、““调千家事解万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