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充分发挥执法司法在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当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硬核”护航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激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动力。积极推进党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组织联动、阵地互通、党员互学、工作互促,提升软实力促进服务再提升。从上至下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单位职能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区属政法各单位牵头制定了《东川区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30条措施》、《昆明市东川区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实施细则》等文件办法,明确工作方向和指引。充分利用“领导干部普法讲堂”、专题培训、召开工作会等形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学习,为党员干部履职提供法治保障,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聚焦职能,推进“云服务”提高服务质效。积极推进智慧法院一体化建设,减少诉讼成本,开通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服务功能,让“诉讼服务指尖办、审判执行云上走”。2019年-2022年3月,区人民法院通过网上立案1721件,网上立案率达37.56%;申请网上调解案件5336件,调解成功数4056件,调解成功率达76.01% ;以网上开庭的方式审结案件36件。此外,公安窗口部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6项措施,持续巩固“最多跑一次”“一次不跑”改革成果,创新“一次办成”集约服务,全面推广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跟踪办、上门办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质效,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搭建平台,多元解纷化解各类矛盾。整合资源建立区镇两级“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区镇两级的“一站式”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实体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加强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成立了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依托“云解纷”在线矛盾化解平台,为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初步形成了“纠纷诉前调解+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立案后司法调解”的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 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和一站式诉讼服务。2020-2022年初,区人民法院共委派诉前调解案件1000余件。此外,坚持府院联动,依法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区人民法院积极投入骨干力量参与化解全区“烂尾楼”工作,全程参与有关企业前期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和破产清算相关环节,协助处置“僵尸企业”。
强化服务,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对认罪认罚、轻刑犯罪案件充分适用依法从宽的刑事政策,最大程度减少对涉案企业经营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参与涉民营企业纠纷化解过程,与相关部门建立工作长效联系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既做劳动者的“保薪人”,又做企业家的“护航人”。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全面简化行政审批许可服务,服务窗口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结合“双上门”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政法干部联系挂钩企业制度,上门走访广纳建言,积极开展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增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针对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