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要闻

东川区人民法院汤丹人民法庭根植基层前沿,延伸审判职能
发布时间:2022-10-08 10:01:22作者:东川区政法委来源:东川长安网

东川区人民法院汤丹人民法庭自2008年恢复重建,在海拔2300米的高寒矿区汤丹镇设立派出法庭,辖区内海拔垂直落差超2000米,地理环境从热带河谷至高山草甸,辖区村落分散,山高路远,矿区企业星罗密布,分布于各大矿山,外部条件艰苦。

微信图片_20220929104532

拓展法庭功能,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实现立审执一体化。通过法庭当场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切实解决群众异地诉讼难的问题,大力构建“咨询—导诉—诉前调解—审判—执行”的一站式法庭。2021年新收案件328件,结案率100%。2022年至9月,新收案件272件,结案率91.5%。二是建立巡回审理点。汤丹人民法庭在红土地镇建立1个诉讼服务中心,2个巡回审理点,构建“法庭+巡回审理点+法官联络站”,“专门合议庭+乡村审判+以案说法”,“一站式服务+远程调解+网上开庭”的三重网络,实现法庭诉讼服务在辖区的全覆盖,使巡回审理点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小法院”。三是设立法官联络站。汤丹人民法庭通过设立法官联络站,将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同时,加强与基层组织的配合,做到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执行,变“被动收案”为“主动治理”。现已在辖区内设立6个法官联络站。四是成立“丹心耀铜山”特色人民调解室,邀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国良的父亲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品牌效应和引领示范作用,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突出专业特色,助力乡村振兴。集中办理劳动争议类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中常见、普遍问题形成要素式审理思维;同时,加强对仲裁院、企业、劳动者的劳动争议办案指导,畅通裁审衔接。今年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7件,办结25件。集中办理土地纠纷案件,深入挖掘“三农”典型案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土地问题,成立针对性、专业性的法官团队,从矛盾根源开始把控、化解土地纠纷。此外,对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过程中的遗留问题集中处置,积极向乡镇党委和基层自治组织提供法律建议。

创新工作模式,参与基层治理。一是构建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法庭提供法律建议支持,村委干部发挥“在地”优势的法治同心圆工作模式,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二是将法庭诉讼服务嵌入乡镇党委矛盾调解“四中心”,对普遍、高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研究报告等方式主动提供法律建议支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三是汤丹人民法庭结合司法改革工作实际,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以推进“无讼村(社区)”创建为抓手,整合各种资源,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减少了成讼案件的发生,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法庭已在辖区内建立3个无讼社区,2个无讼乡村,2个无讼校园。

加大法治宣传,厚植法治根基。通过百余次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活动,采取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以案说法、录制普法小视频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引导教育群众学法、懂法、用法。

汤丹人民法庭通过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在艰苦中创造奇迹,在高山上争先创优,通过提升审执业务品质,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高寒矿区派出人民法庭的“金字招牌”。在加强诉源治理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建设,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