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地方频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普法强基补短板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4-04 17:39:22作者:东川区政法委来源:东川长安网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东川区铜都街道按照“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组建普法工作队伍,建立重点普法对象清单,凝聚工作合力,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网格化”部署,确保专项行动有“高度”。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双组长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小区楼栋长(十户长)”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共划分29个大网格,969个小网格,1673个微网格,配备1673名微网格长。把工作触角延伸到一家一户,实现普法对象全覆盖。同时,探索形成“一图一方案五清单”工作模式,“一盘棋”协同推动街道专项行动精准高效运转,“一图”即网格工作图,“一方案”即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五清单”即普法队伍名单、普法重点对象名单、普法重点地区名单、基本情况清单、问题责任清单。

“精准化”聚焦,确保专项行动有“准度”。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三个全覆盖”和“4降1零2升”目标(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重点群体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信访总量同比下降,突出矛盾纠纷总量下降;命案发案数为零;法治建设满意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同比上升),深入开展政法干警、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等190余人进村包保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依托村(社区)干部、基层网格员等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摸排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漠的农村青壮年、矛盾突出的琐事口角、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双方当事人、婚恋家庭矛盾突出人员、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以及农村“三留守”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26975人,分类建立10个重点对象数据清单,按照网格划分责任到人,做到重点对象普法工作不落一人。

“融合化”拓展,确保专项活动有“温度”。结合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把专项普法融入“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警务室、调解室等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时时处处讲法、普法,同时依托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充当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解铃人”。坚持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专项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突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工作一体推进,以普法“小切口”做实社会治理“大文章”,确保实现村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信息采集精准高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共排查出21起矛盾纠纷,成功调解19起。

“多元化”宣传,确保专项活动有“广度”。坚持“线上”和“线下”联动,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线上”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微信群、“铜都在线”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线下”通过主题宣传栏、宣传展板和展示牌等载体,在街道、村(社区)办公场所,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法治宣传栏等积极发布有关普法强基行动宣传标语,在集镇主街道、路口、村民小组中心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悬挂横幅、粘贴宣传海报、标语等方式展现法律常识和法治政策,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组织街道普法工作骨干队伍、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开展地毯式宣传。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40余场次,送法进企业、村(社区)、学校、家庭、农贸市场、公共场所20余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