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文新闻

东川区靶向发力推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1-09 14:55:23作者:东川区政法委来源:东川长安网

东川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信访工作,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紧抓“牛鼻子”守好责任田,凝聚信访化解合力。区委、区政府紧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把信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区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和党政领导包案化解、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调+包案领导、信访、政法、主责、督查部门五方联动,深入排查化解矛盾,带案下访,包案推动化解分管领域问题解决,区委相关部门及时督办,形成工作交办、工作提醒、工作督办、工作通报、工作约谈、工作问责的闭环式工作推动机制,合力化解信访案件,通过党政“领导包案+工作专班”机制,精准“开方”,有效推动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截止10月,22名区级领导干部及市管干部共开展接访下访123次,接访下访群众123批313人次,化解信访事项87件,化解率为86.14%,开展区级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累计接待群众37批56人次,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减存、控增”和“清仓见底”,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IMG_5128

用好“绣花针”织细社区网格,提升基层信访服务。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绣花针”,以为民服务为“线”,积极探索构建“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将党建与信访深度融合,织细社区网格,提高信访服务效率。建立居民小区党组织40个,覆盖居民小区101个,积极吸纳优秀党员、居民代表、基层民警以及志愿者等网格员68名,网格长56名,打造一支“党群同心,合力解难”的网格管理队伍。在易地搬迁社区,探索建立党组织领治+群团组织协治+物业公司参治+搬迁群众自治的“四方共治”工作机制,制作“干部+党员+群众”联系表、党群连心卡、服务事项清单,开展“四帮一带”服务,980名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联系结对,开展普法宣传,及时掌握搬迁群众急难愁盼,提升服务质效,带领群众遵纪守法,合理诉求合法表达。整合职工之家、妇女之家等服务载体,规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载体,整合区级志愿组织资源,成立维权助困、矛盾调解等9个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排查工作。组建“小龙调解亭”,设立“党员先锋岗”,变群众来访为党员干部带头“下访”,畅通信访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合理预判矛盾风险隐患,做到有问题及时受理解决,上门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红色力量,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有效防止因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而引起群众的初信初访。

07c915fb5fbba89e80ec98d8472b8a0

筑牢“压舱石”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信访源头治理。探索“四中心+民情驿站+网格化+信息化”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区域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筑牢基层稳定“压舱石”。完善“部门联合接访”“一把手定期接访”“领导班子带队下访”“政法干警挂钩联系走访”等工作机制,将视频接访融合“民情驿站”,形成区、镇、村、组、户密切联动,实现群众上访变干部主动下访、群众无序上访变干部定点接访、群众重复上访变干部定期回访三个改变,确保群众信访诉求信息收集处置反馈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覆盖区、镇两级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实体网络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建“老马”调解工作室、“丹心耀铜山”等特色典型人民调解室。成立“新碧嘎村同心联合调解室”,指导和协助人民调解员共同化解基层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开展法律咨询、诉讼指导,提供“诉前委派调解+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立案后司法调解+诉讼”的菜单式解纷模式供当事人选择,服务在基层。截止目前,共排查调解民间矛盾纠纷1548件,行政调解纠纷1187件,司法调解纠纷534件。采购170台“乡村法治通”法律机器人覆盖每个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全时空、智能、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和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有效渠道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