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汤丹镇突出普法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搭建“六中心”融合服务平台,完善“纠纷联调、平安联建、治理联动”和“用心走访、用情倾听、用力化解”工作机制,持续营造“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社会氛围.
领导领干,搭建平台,上下齐心“一股绳”。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以来,区级挂钩单位每月至少深入到镇村指导2次,镇党政主要领导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5次,召开全镇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议9次,并搭建了镇党委领导,政法委员牵头的工作指挥部,将政法干警、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驻村队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编入五级网格中,形成专群结合的普法队伍,“清单化”推进工作。同时,搭建“六中心”融合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各村(社区)成立村级“四中心”融合工作专班,落实“七个闭环”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深入开展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婚姻家庭、地矿矛盾等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通过统筹全镇工作力量,领导带头,上下齐心,扭成一股全员参与、共同发力、密切配合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力量,努力让群众真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立体宣传,条块结合,补齐短板“一盘棋”。结合工作实际,全镇划分成镇级7个普法“片”,镇机关、村级、企业、学校、驻镇单位等5个“块”,重点地区普法、普法产品供给、阵地普法与融合工作组等11条“线”;同时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明确各片区的工作短板和普法重点,片、块、线相互融入配合,共同发力,形成组织有效、条块清晰的普法宣传“一盘棋”。不断拓展宣传阵地,丰富宣传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宣传氛围,“线上”依托汤丹微信公众号、机关干部职工群发布和转发各类信息70条次,“线下”镇指挥部、相关站所和各村利用街天、村组会议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融合主题党日、人大代表活动日和政协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和矛盾纠纷化解。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20人次;汤丹法庭进中小学、派出所进中学宣讲法治讲座累计8场次,模拟法庭3次,普法进企业3次,镇属站所宣传领域内法律法规宣传564人次;各村通过“喇叭响起来,标语树起来,微信传起来,资料发起来,入户走起来,活动多起来”等六个活动,进一步营造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
用心走访,用情倾听,纠纷化解“一专班”。汤丹镇综治中心坚持分类梳理、分色管理、分级负责“三分法”工作机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清单,逐一分析研判,按绿、黄、红三色分级管理,绿色主要依托村组入户化解,黄色主要依托包村领导和镇级站所、村组联合化解,红色主要由政法委员牵头,联系区级包保领导、六中心专班联合调处。目前,全镇召开信访化解推进会5次,制定时间表逐村逐问题一一分析,一一制定工作措施。区级部门下沉梨坪村、杉木村、江西村、中山村等20余个村(社区)调研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指导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区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问题25人次。设立书记、镇长接待日,班子成员根据挂钩村信访矛盾每月到村入户接访信访人;“六中心”工作专班邀请区人民法院法官、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分管领导等主动入户化解纠纷难题,化解了田坝村企业与农户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洒海村两辈人遗产纠纷、中河村邻里纠纷等10余件纠纷问题。截止目前,领导下访共计125人次,协调区级接访15次,联合企业下沉接访6次。
提升质效,突出特色,铜山驿站“一面旗”。立足铜山实际,将铜矿冶炼七步骤(勘探、化验、筛分、浮选、冶炼、数控、巡查)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个闭环”动态管理(发现登记、风险评估、分流交办、分类调处、预防处置、动态管理、跟踪回访)相结合,搭建铜山民情站,组织镇村组三级人员力量全面深入全镇503个微网格中,收集电信诈骗、酒驾、未成年保护、婚恋纠纷、邻里纠纷等痛点,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工作措施,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办结信访件数为106件。积极搭建了望厂村“小龙调解亭”特色调解平台、汤丹法庭“丹心耀铜山”特色人民调解室,制作普法扇、普法袋等普法宣传特色产品,切实为村矛盾纠纷化解发挥作用,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