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铜都街道把法治宣传根植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命案防范治理、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全过程,开展精准务实的普法专项行动,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整合普法力量,网格化推进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网格组织体系建设,划分三级网格29个(村、社区)、四级网格254个、五级网格900个,微网格1471个,构建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市、区、街道各级普法工作队、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楼栋长等各种力量整合,统一编入网格开展工作。推进辖区32个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选优配强220名业委会(物委会)成员,实现业委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选聘楼栋长1072名。根据“地域相近、类型相同、方便管理”的原则,组建小区党支部40个,覆盖小区101个。依托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49家挂联单位2470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各类法治政策宣传等活动。
紧抓普法主线,打造“1+N”工作模式。将普法工作和信访维稳、社情民意收集、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命案防控攻坚、婚恋家庭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街道推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法治宣传,实现普法宣传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衔接和融合。
创新普法宣传,“院坝会”助力普法宣传。针对过去“家庭纠纷不愿讲、邻里纠纷不好讲、矛盾升级不敢讲”的难题,铜都街道将院坝会作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网格员主动上门召开小范围院坝会,与当事人面对面讲述、背对背评理,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通过院坝会及时研判分析问题隐患,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了“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的服务模式转变。
践行“2+3(1)+N”工作法,着力解决基层矛盾纠纷。铜都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贯彻落实“2+3(1)+N”机制实体化试点运行工作要求,紧扣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在原有工作机制上细化、总结,并在实践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体系,不断提炼加强,补足短板,形成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命案防控闭环,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同时,积极开展防诈宣传,增强居民反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