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地方频道

绿茂派出所探索社区警务“三做法”助力辖区治理取得“三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4-07-31 09:02:38作者:东川区政法委来源:东川长安网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全面贯彻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要求,绿茂派出所着眼“主防”,持续推动警务工作重心前移,做强融合共治、做实主动预防、做优服务护航,解决派出所力量重叠、资源浪费、社区警务工作不实等问题。今年以来,绿茂派出所辖区67个村民小组零发案、“两抢”“命案”连续12年零发案,总警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持续下降,用心用情用力书写绿茂“平安和谐新答卷”。

做强融合共治,构建社区警务新阵地

一是“党建+业务”充分融合。以“党建联谊、矛盾联排、治安联防、风险联控、问题联治”为抓手,支部与辖区全部村(社区)、16家企业党支部建立“党建联盟”,社区民警进村(社区)班子,兼村委会主任助理,推动党建与基层警务、基层政务、社区事务同向发力,联创共建。

640

二是“多元+机制”充分融合。融合村、社区、企业治安力量,建立信息联采、有警联出、纠纷联调、求助联帮、反诈联宣、治安联巡、隐患联排等“七联”多元共治模式,社区民警定期参加村社区工作会议,每周开展警民恳谈会,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服务群众、法治宣传、护校安园等工作中形成有序互补,实现方向高度统一、内容深度融合,切实推动社区网格事务从“单打独斗”向“全面融合”转变。

2

三是“队伍+资源”充分融合。探索实践“警企村共建共治”,在工业园区和紫牛村打造特色警务室,所长和教导员兼任B角社区民警,带动社区警务示范。发动志愿者成立“公安蓝+志愿红”绿茂义警队伍100人,以护校、护村、护企、巡面为主线,打造平安“前哨”。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巡逻240余次,入户走访1800余户,配合调处矛盾纠纷16件。

640 (1)

做实主动预防,打造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是赋新能基础管控数智化。以综合指挥室为龙头,依托智慧派出所系统平台,实现社区警务“垂直指调、一屏掌控、智能应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程留痕、形成闭环,出租房、自建房、前科人员信息分色管理,矛盾纠纷确认率、回访率和“一标三实”维护率实现“三个100%”。

640 (2)

二是线上线下宣防压降发案。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线上”以村组、企业微信群发送典型案例剖析图文、短视频,并24小时接受群众在线咨询;“线下”定期在群众聚集地粘贴防范知识海报,自录防范语音在村组“小喇叭”连续播放,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讲座30余次,发放宣传页1万余份,张贴海报1000余份。

640 (3)

三是联动联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2+3+N”实体化运行和矛盾纠纷“日分析、周研判、月联席”,以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室、“枫桥轩”和各村“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警民驿站”为阵地,把矛盾纠纷排查在萌芽、化解在基层,闭环内清零。今年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起,调处成功率98%,执行率100%,回访率100%。

640 (4)

四是精准施策稳控重点人员。对184名公安重点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分色管理,执行“街道+派出所+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包保管控措施,并常态走访、关心关爱、重点帮扶。今年以来,入户走访1600余人次,辖区重点人员“零失控”,涉访赴省进京、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零发生”。

640 (5)

做优服务护航,深化风险防控新举措

一是信息采集“建台帐”。借鉴“以户管人”的户籍化管理方法,创新提出“企业户籍化管理”模式,全面建立四方地产业园区43家企业“一企一档”,准确采集基本信息。今年以来,全量维护单位信息,采集从业人员3000余人,切实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底数清楚、情况明晰。

640 (6)

二是风险评估“定等级”。通过“了解经营模式、感观判断、法人信息、报警情况”等多方式排查、辨别、评估风险程度,施行高、中、低三级分色预警管理,配合园区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园区生产安全联合查、消防安全联动查、交通安全联勤查。今年以来,园区可防性警情零接报,生产事故、消防事故、交通事故零发生。

640 (7)

三是为民服务“见成效”。组建由“社区民辅警+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科技帮扶大学生”构成的“杏”福里服务队,成立社区警校,由群众基础深厚的老所长李顺荣担任队长,把预警提醒、安全防范以及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等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服务队成立后,组织村民应急联动演练10余次、帮助贫困户10户、留守儿童8名、空巢老人2名、精神障碍患者35人、帮助解决困难56人次。